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乃天下之主,掌握着天下臣民百姓的生死,其拥有的权力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可惜话虽如此,理论有时并不等于实际,一位圣明君主能牢牢掌控时局和权势,而一位昏庸君主则可能导致帝王之权旁落甚至丧失自身皇位的危险。

唐太宗李世民之后,是唐高宗李治,他能登基为帝,但这并非没有代价。太子李承乾和他的二哥魏王李泰都曾贡献自己以换取皇位,这表明即便是正统继承人,也需通过各种手段才能确保自己的位置。

唐玄宗之后的是唐肃宗李亨,他在安史之乱中不经许可私自称帝,这种行为几乎是一种篡位。在他之后的是唐代宗李豫和唐德宗李适,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流血,但麻烦依旧存在,比如张皇后曾想除掉太子李豫,这其中宦官出力的角色尤为显著。

自从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开始,由于宦官对政事介入过多,最终导致了宦官专權。而到了光启年间(公元899-901年),宦官控制政治变得更加严重,从此以后,即使是合法继承人也难以避免被宦官所左右。

最后,在昭宗去世后,不幸中的万幸,被蒋玄晖扶持而起的末代君主 唐哀帝 李柷,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傀儡,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改变命运,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朱温夺走了他的宝座,并最终结束了唐朝的历史。这一切,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帝国如何因为内部腐败、权力斗争以及外部压力而迅速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