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第九代皇帝、蒙古第十三代大汗孛儿只斤·和世瓎,简称元明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生父是元武宗海山,他的长兄是后来的文宗图帖睦尔。

元明宗出生于1300年,大德四年十一月壬子(1329年)即位,使用了“天历”这一年号。他在位期间,不久就被毒死,这场政治阴谋与燕帖木儿有关。他的去世导致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使得他的弟弟图帖睦尔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在其短暂的统治时期,元明宗颁布了一些法律文件,如《至正条格》,这是一部详尽的法律汇编,它包括了1260年到1344年的各种法律条款和司法判决。这份文件不仅对研究元朝法律有着重要价值,也为研究当时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资料。

关于元明宗的人物评价,由来已久。清朝史学家邵远平在《元史类编》中曾这样评价他:“册曰:艰艰备尝,人望所属;何嫌何疑,推肝置腹;人心不同,天命反复;论定千秋,此直彼曲。”而屠寄则在《蒙兀儿史记》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世瓎汗年未弱冠,远逊金山,耕牧十有三年……然而义不受者,非独远情,而知负飞及光之不厌,其欲将无以善其后也。”

至于家族方面,我们知道他娶过七个妻妾,其中有一位迈来迪皇后,在1320年去世,被追封为贞裕徽圣皇后。他也有两个儿子,一位是继任者的惠宗妥懽帖睦尔,一位是宁宗懿璘质班,但具体他们母亲是否同一人的情况,有待进一步考证。此外,他还有女儿昌国公主和贞懿公主,但关于她们的婚姻信息较少。

总体来说,无论从政治还是家庭生活来看,都可以说孛儿只斤·和世瓎——或称为元明宗——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在他的统治下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对之后几十年的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这些事件,以及他本人的生平,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丰富的情感纹理和历史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