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理论与实际之间存在差距,一位圣明的君主能有效掌控时局和权势,而昏庸君主则可能导致帝王之权旁落甚至丢失皇位。唐朝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从太宗李世民到玄宗李治,再到肃宗、代宗、德宗以及最后昭宗和哀帝,每一位君主的登基都充满了血腥和无奈。

太宗之后的是高宗李治,他虽然没有发生血腥篡位,但要成为帝,需要兄弟们牺牲自己,这表明他的位置并不稳固。玄宗之后的是肃宗李亨,在安史之乱中私自称帝,其行为等同于篡夺。代宗李豫和德宗李适虽然未有公开争斗,但麻烦依旧,比如代宗时期张皇后曾想除掉太子,而宦官在这期间起到了关键作用。

从昭祖开始,宦官在唐朝的帝位更迭上越来越重要。而最终一位帝王是由奸臣蒋玄晖扶持上台,他知道自己只是傀儡,对于年号也毫无决断。在这样的背景下,最终朱温取代了唐哀帝,并结束了唐朝,使得天下进入五代十国的混乱时代。

导致宦官权力的扩大,有两位帝国不得不提:肃宗和德宗。在肃前之前,宦官虽能获得尊荣但缺乏军力无法干预政务,因此危险可控。但是在肃后的统治下,由于对武将不信任而对宦官极尽宠爱,这些宦官开始掌握军政大权。此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哀后的拥立前,此时已近乎不可逆转。

参考资料包括《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唐纪五十一》、《新唐书·卷二百八·王守澄》等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