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简介
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北宋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为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名赵元休、赵元侃。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
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即位为帝。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人为相,勤于政事。在景德元年的北伐中,他遭遇了辽军的威胁,但最终选择以岁币换取和平,与辽朝签订了澶渊之盟。这一举措使得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被称作“咸平之治”。
然而,在晚年的政治上,由于宰相寇准等人的影响,以及自己的沉迷于文学和建筑项目,如广建宫观劳民伤财,最终导致社会矛盾加深。在乾兴元年的驾崩前夕,他谥号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并被尊称真宗。
除了政治上的成就外, Zhao恒也是一位文学家,对书法尤其有天赋。他撰写的《励学篇》中的著名句子“书中自有黄金屋”,直到今天仍被人们引用。此外,他还留下了一部诗集《御制集》,虽然现存仅六卷,但在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依然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