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宰相刘罗锅》中,剃头匠的小徒弟平日里使用冬瓜进行练习,因为冬瓜表面覆盖着一层白色的绒毛,这种练习能够锻炼其腕力。结果,为了惩罚一个撅着辫子的纨绔子弟,刘墉故意让小徒弟给他剃头,当师娘叫唤时,小徒弟自然地将剃刀插入人脑袋,然后逃跑,那个纨绔子弟因此被重创。
清朝皇帝每月必须进行一次“初、十一、二十一”的修面活动,即必须剃头,不然小发茬会不受控制地长出,对皇帝的形象造成影响。清朝皇帝的命运确实艰辛,他们不能像明朝皇帝那样避开 朝会,因此剃头和修面成为必要的任务。
通过这样的练习,其目的有四:第一是有效控制腕力和落刀的轻重;第二是通过人侧身操作,鼻息呼气以避免直喷脑门;第三是在剃左臂时利用右手帮助,使得整个过程更加依赖于右手;第四,由于姿势限制只能顺着一个方向剪切。
尽管有众多侍卫随时准备替换皇帝,但并非每位剃头匠都能获得机会,就像与皇帝共餐,只能喜欢三种食物,以防止别有用心之人掌握喜好而动机不纯。
在给皇帝剃头的时候,事先并不清楚自己即将为何人服务,而且使用的是专门为皇帝准备的刮胡刀,更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蓝翎侍卫(宗室子弟)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即使不是刺杀,还可能因惊吓而死亡。
因此,在清朝时代,为何要如此谨慎对待?其实最大的风险并非来自刺杀,而是是否有足够的心理素质,不至于慌乱失措,从而导致了感染或其他危险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