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简介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北宋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北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名赵元休、赵元侃。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即位为帝。
政绩与事件
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人为相勤于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主战派寇准等人的劝说下亲征辽军,与入侵的辽军会战于澶渊。当时局势有利于北宋,但因惧辽声势,并虑双方交战已久,以每年的给辽一定银绢(岁币)条件于澶渊定盟和解,即“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
晚期权力斗争与文学成就
在位后期任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蛊惑朝野,而赵恒也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致使社会矛盾加深。乾兴元年(1022年)驾崩于延庆殿,在位二十五载谥号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于永定陵累加谥号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爱好文学擅长书法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出自他所撰《励学篇》传世《御制集》三百卷今仅存《玉京集》六卷《全宋诗》录其诗。
人物生平早经历乾德六年(968年)十二月二日出生东京开封府第是宋太宗第三子与长兄楚王赵元佐同母初名 赵德昌幼时英睿姿表特异喜欢作战阵状自称“元帅”。太平兴国八 年授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韩王并改名 赵 元休雍熙三年七月改名 赵 元侃端拱 元一年封襄王淳化五 年九月进封寿 王 加检校太傅开 封府尹。
登基与政治改革
至道 元一 年被立为太子仍兼开 封府尹。在上殿时的位次在宰相之上东宫僚属称臣都推让不接受看到辅导自己的宾客李 至 李 沆,他一定先行拜礼迎来送往都要到宫门外的台阶。
登基 为 帝
至道 三 年三 月 太 宗 驾崩。驾崩 后遭遇由 太 盟 王 继 恩 和 李 皇 后 共谋划的宫廷宰 相 吕 端 一力挫败 于同 月 扶 立 赵 均继 位 是 为 宋 真 宪 次 日 改 年 号 为 “ 咸 平”。
咸 平 之 治
即 位 之 初 任 用 李 沆 等 人 为 相 勤 于 政 事 分 全 国 为 十 五 路 各 路 转 运使 轮 流 进 京 诉 职 减 免 五 代 十 国 以 来 的 税赋;他 也 能 注意 节俭 因 此 社 会 较 安 定 给 国家 创造 了 一个 相 对 长 期 和 平 发展 的 有 利 时机。当 时 铁 制 工具 制 作 進 步 土 地 耕 作 面 积 增 至 5.2亿亩 ( 宋 太 宗 至 道 二 年 时 耕 地 有 3亿 多 亩 ) 又 引 入 暹 罗 良 种 水 稻 农 作 物 生产 較 增 纺 绣 染 色 制 瓷 等 手 工 商 业 蓬勃 发展 贸 易 盛况 空 前,使 北 宋 进入 经济 繁荣 期 史 称 “ 咸 平 之 治”。
澶 渊 之 兵役
北 宋 自 雍 熙 北伐 惨 失 后,对 辽 朝 就一直 心 存 畏 惧,从 主 动 攻击 转变 到 被 动 防御。而 辽 朝 对 宋 朝 却 是 步 步 近 逼,不断 南 下 掠夺 财物 百姓给边境地区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景 德 元 一 秋 辽承 天 太 后 萧绰 辽 圣 祖耶律隆绪亲率20万大军南下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北송的大都城汴梁警报一夜五传东京,当时参知政事寇准主张迁都升州或益州而告急边报不断曹利用多次转呈给寇准。
十一 月 二十 日 从 开 封 出发命李继隆石保吉担任驾前排阵使行半途传来驿报宣告雍 王暴死命随行参知政事王旦赶回去负责留守东京到达韦城听说辽兵势大又想退兵寇准严肃地说:“如今敌军逼近情况危急,我们只能前进一尺不能后退一寸。”当夜照亮了整个营地,也是那场激烈战斗中的决定性瞬间。
到了韦城之后真宗亲征更显得迫切,因为这将是决定性的战争。这场战争很快结束了,它结束了两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戈”,同时也是开始向番方交纳岁币换取和平。此后的几十载内未能发兵对抗这个强大的邻国,这种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使得国家避免了重兵长年的戍边造成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较少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效果。这就是历史上著称的“咸平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