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这位隋朝的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似乎并不被人所重视。人们常常会提到他选错继任者,导致了隋朝的早期衰落以及最终的灭亡。但是,唐代的人们往往会贬低杨坚的才能和他的作用,比如李世民曾经说过杨坚“心不明”,“欺孤儿寡妇以夺天下”。虞世南则认为隋文帝在任用外戚方面做得不够谨慎,而房玄龄则直白地指出他“本无功德,以诈取天下”。后来的人们自然而然地跟随着唐人的观点,共同贬低了杨坚。但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唐朝那些人虽然对杨坚进行了极大的黑化,但他们实际上是在使用并且发展了由杨坚留下的制度。在西方国家,对于杨坚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剑桥中国隋唐史》中有学者对他的能力给予高度赞扬。而在2001年,由英国《卫报》评选出的世界史上最伟大的100名君主中,杨坚竟然荣登榜首。

那么,他究竟创立了哪些制度呢?为什么西方国家会如此尊敬他?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当时社会是一个长期动荡不安、争斗不断的地方。通过结束数百年的混乱局面,并统一整个中国大陆,使得江南地区与岭南地区进一步团结起来。这之后,大多数时间里中国都保持着由他所建立的大一统格局,从这一点来看,可以说他的成就几乎相当于第二个秦始皇。

除了这些,还有一系列制度上的创新,如三省六部制,这个体系在杨健的时候基本定型。他废除北周时代的一些官职,并恢复汉魏时期的一些行政体制。三省六部各自分工明确,便捷且严密,对后来的历代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地方行政方面,他也实施了一项重大改革,那就是精简机构减少冗余。在过去,由州、郡、县构成的地方行政系统效率低下、开支繁杂、压力巨大,而楊堅则撤销超过500个郡,只保留州和县两级,从而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教育领域,他推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这种选拔方式延续至130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人才选拔方法。此后的许多西方国家见识到了这个制度,都惊叹并将其作为自己国家文官选拔的一个范例。

最后,在法律领域,他还修订了一套全新的刑法——《开皇律》,这对于古代中国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也为后来的法律改革打下基础。正是由于这些成就,所以尽管一些历史人物可能试图降低或抹杀他的形象,但事实证明,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下来,隋文帝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不仅在东方,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