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常羲被尊称为“女和月母”,其职责是调和阴阳,因为她掌管了十二个月的诞生。为什么需要调和阴阳?这与中国传统历法的特性紧密相关。在古代,中国并未采用如今世界普遍使用的公历,而是实行了一种结合太阳和月亮运行规律的阴阳合历。这种历法既依赖太阳周期来确定季节(如四季),又依据月相变化来计日子(如农忙、丰收)。然而,这种系统存在一个问题:太阳一周大约365天,而月亮绕地28天,一年内却有12个月余10多天不匹配。这就导致了季节与月份间巨大的错位,如2012年的惊蛰在二月,若不加调整,将会逐渐出现在三月等。此时,就必须引入闰岁,即隔几年增加一个额外的闰月,以保持一年内正当12个完整周期。如此理解,便可解释为何常羲被称作“女和”——因为她的职责是确保阴历与阳历之间的一致性,即调和阴阳。

《山海经》中记载:“有女和月母之国……处东北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这里所指便是在时间上相当于岁末的地方,对一年累积后的日光运行情况进行调整,以设置闰日,使得两者实现同步。这就是所谓的“使无相间出没”。由此,可见常羲维护宇宙秩序、参与创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可以将她归类为创世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