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末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族逐渐分为三大部分,这三个部分分别是:漠西厄鲁特各部,他们居住在蒙古草原西部至准噶尔盆地一带;漠北喀尔喀各部,他们位于贝加尔湖以南、河套以北;以及“漠南”各部,他们生活在蒙古草原东部、大漠以南地区。这些地理位置对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与后金接壤,对其进入辽沈地区有所牵制。

为了确保安全和稳定,努尔哈赤逐步征服了“漠南”的各个部落之一,即科尔沁部。经过长期征战,科尔沁部决定通过联姻来结束战斗,并撤军归附于后金。

历史记载显示,在1629年,皇太极率军进攻明朝时,科尔沁部二十三位贝勒及所属众多士兵加入了这场战斗,为抗击明军立下了赫赫战功。在1627年的第二次征讨中,大凌河战役中又一次证明了他们的忠诚和勇敢,当时他们帮助皇太极击败了明将祖大寿。

这种情况使得清朝历代皇帝选择娶蒙古女子成为一种常态。这不仅是出于政治联姻,也是为了实现更广泛的满蒙联盟,从而增强国家力量。通过这样的婚姻策略,不仅能够巩固内政,还能维护外交关系,为国家带来了更多资源和支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清朝皇帝选择娶蒙古女子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并不单纯,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到政治、军事、文化等多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