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波两国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背景下,波兰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不仅是中国民众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我国国民心目中的重要对象。小编为您介绍了波兰十位杰出人物,他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内留下了不朽的足迹。
NO.1、哥白尼:生于1473年2月19日于波兰托伦市的一个富裕家庭,是古代地理学开创人之一。他从18岁起就读于克拉科夫大学,在那里学习医学和天文学,并对地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在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这在当时被视为异端,但后来证明是正确的。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出版遭到了宗教界的强烈反对,并被列入禁书。但到了18世纪,开普勒和牛顿等人的工作使哥白尼的地球中心理论得以更广泛接受。
NO.2、约翰·赫维留:他是一位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曾担任格但斯克市长。1639年后,他转而研究地球科学。在1641年至1645年的四年间,他进行了一系列观测,记录了月球表面的许多特征,并分类1500多颗星体,还发现4颗彗星。他因其关于月球表面特征研究而闻名,被誉为“月球地图探索之父”。
NO.3、肖邦:19世纪的一位著名作曲家兼钢琴演奏者,从小展现出非凡音乐才华。他早熟且受欢迎,以至于八岁便举行首次公开演奏。今后,肖邦以钢琴独唱家的身份成为贵族沙龙中的焦点常客,其爱国主义情感融入作品中,使他的音乐充满民族特色。
NO.4、居里夫人:一位波兰裔法国女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她在放射性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以及唯一一次由女性获得)的女性。她还因此第二次获诺贝尔奖,这种情况直到2018年才再次出现。她的事业也促进了放射性材料用于医疗救治的手段发展。
NO.5、亨利克·希英斯基:19世纪一位事实主义小说家的代表人物,因其深刻的人民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而著称。他的作品通常描绘普通人民生活的情景,用生动细腻的话语塑造人物形象,其文笔优美,被誉为“波兰语言大师”。
NO.6、莱姆布鲁克·费迪南德:13岁时因擅自进入姐姐服装店被赶走,从此变换过多个职业,最终决定成为作家。他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农人》描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农民们艰难生活及勇敢斗争,为他赢得193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NO.7、切斯特米沃什卡·米沃什卡:墨客诗人集大成者,以凝固光阴诗篇引发公众关注,一度受到压制却未能扼杀其精神,在战后的恢复期间继续创作,最终获得198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NO.8、日本罗德伯特·瓦茨瓦夫·罗德伯特爵士1908年逝世于华沙,他通过1940年代参与曼哈顿工程并推动原子弹研制,再加入反核武器运动,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倡导科技责任感,这些贡献使他1995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与仄奖共同荣誉。
NO.9、新西亚娃·辛博斯卡别名希姆耶妮塔卡,她以实验新技法的小说风格闻名,她的小说既有幽默又严肃,有着深远的心灵头脑。这让她199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女性作者也是第四位获此荣誉的波兰作家,同时也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女作家之一。
最后,我们还有约翰保禄二世,也就是若望保祿二世教宗,他是罗马天主教会第264任教宗,被尊称为“伟大的司祭”。虽然不是科学或艺术领域的人物,但作为史上第四个得到巨匠头衔的大主教,以及世界上第一位由非意大利籍神职人员当选的大主教,对全球都具有重大影响力。此外,由於對聖職者的敬仰程度極高,因此於2014年獲封為贤人,這種榮譽只有幾個歷史人物獲得過,而約翰保祿二世紀念終身奉獻給天主與會眾的事業與傳道工作,並獲得廣泛讚揚與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