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探究这样一个令人沉痛的历史事实:清朝皇帝在其早期子嗣中,多数是不幸短命的。顺治帝的长子和长女就曾经是这类悲剧中的受害者,而康熙帝更是头六个孩子都在四岁之前不幸离世。雍正帝的大女儿和前三个儿子的命运同样是在童年时期被夺走。乾隆帝的一些子女也未能逃脱这一宿命,他们分别活了2岁、1岁、以及9岁而去。而嘉庆帝的长子和长、次女在四岁以前便与大明宫告别,道光帝则跟随着康熙帝一样,没有任何一位能够成年。在咸丰帝时代,情况更加凄惨,他的长子也是幼年的悲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皇家生育年龄都是虚龄,每个人实际年龄要减去一岁。此外,由于怀孕需十个月,加上出生的时间再减去一年,即使按照这些计算,大部分皇室成员还是在很年轻的时候父亲母后,而他们结合所产生的孩子们自然缺乏成熟度,再加上精心照料,也无法避免早逝。
清朝历代君主共计有七位拥有生育能力,但平均每人却只能养育21名后代。到了咸丰时期,这种现象发生了显著变化,只剩下三名遗腹子的存在。而同治及光绪两位皇上的故事更是一片荒凉,他们均无继承人的踪迹。这一切似乎表明,与他们享有的寿命有关联,如顺治以仅仅24岁之齡驾崩,如果他能延续生命,那么可能还会添置更多后裔。但这并非绝对,因为即便咸丰26岁结婚,并且健康状况良好,依然没有再添新的血脉,这只能说明他的生殖功能已经衰退。
同治虽年纪轻轻才19载,却已结婚两载,有五位后妃,但仍旧毫无所获。而光绪38载寿终身,不得不说他的问题并不在于年龄,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他自身的人体机能出了问题。他自从咸丰以来,一直到最后几任君主,其身体状况总是脆弱,其胤息奇缺,使人感受到一种国势衰败与天命交织的情景。
这种连串事件,让人们不得不思考当时社会环境与体质是否共同影响了这一系列悲剧,以及这些悲剧又如何反映出整个国家文化与政治结构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