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波闭系日趋稀薄的背景下,中东欧古老国度——波兰,成为了我国民众关注的焦点。小编为您介绍波兰十位杰出人物,他们在各自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年出生于托伦市的一个富裕家庭,是地理学和医学双重学科开创人。他18岁时就读于波兰著名大学克拉科夫大学,师从医药与天文学家,对地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这在当时是颠覆性的理论。他的《天体运行论》出版后,被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批评为疯狂,并被列为禁书,但到了18世纪,开普勒和牛顿的发现使哥白尼的地球中心模型得以重新认识。
约翰·赫维留(Johannes Hevelius):1611年出生于格但斯克,是一名地理学家。他曾担任过格但斯克市长。在1639年之后,他转向了对地球表面更深入的研究。1641年,他在自己家的屋顶上建立了一座观测台,并制造了一台焦距45米的大型望远镜,在1642-1645年期间观察太阳黑子并记录月球表面的特征,为1500多颗星体进行分类,还发现了4颗彗星,并制造了许多的地理仪器,被誉为“月球地形研究之父”。
肖邦(Frédéric Chopin):1810年出生于华沙,是一位著名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音乐才能,无论是弹钢琴还是作曲,都能表现出极高水平。他的一些代表作包括《第一届舞曲》、《落A大调波兰舞曲》、《练习曲》等,其中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如他所说的“离别母亲之情”或“孤独的人”。他的作品中的战争气息,如舒曼评价:“像埋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它宣布‘波兰不会灭亡’”。
居里夫人(Marie Curie):1867年出生于瓦尔沙,是一位物理学和化学双料科学家的先驱。她因其对放射性物质研究而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这是女性第一次获得此殊荣,也是唯一一次由女性获得该奖项。她推动放射性材料用于救治伤员,在1934年的去世前,她还致力于筹集资金支持放射性研究。
亨利克·谢甫策夫(Henryk Sienkiewicz):1846年出生于温莎堡的是一位历史小说家的巨匠,以其对爱国主义、平民主义以及反抗压迫精神的描绘闻名。他的小说《三部历史短篇小说》(水晶剑、海战、火焰)及《十字军骑士》等作品受到广泛欢迎,并且他因这些作品而获得192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莱蒙特·菲茨杰拉德(Leopold von Sacher-Masoch):1836年出生於奥匈帝国卢布林县的一个贵族家庭,因其创作具有色情内容的小说而闻名。这类作品如《农奴》(1886)深刻揭示农民生活困境,以及他们勇敢抵抗的情况。
切斯特明卡-米沃什:1897至1981之间活跃的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其诗歌风格独树一帜,他的小说如1955年的《权力的夺取》,揭示二战后的知识份子命运,而他本人也因此获198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罗伯特·奥普佐德库比纳斯基-Rotecki:1908-1995之间活跃的是一个生物化学家,因其工作关于核武器控制问题而获得1995年的诺贝尔化学及物理学奖之一。此外还有其他几个人物,如希姆内齐卡娅辛博丝卡,一位现代诗人的重要人物;约翰保罗二世,一位成为教宗的人选,最终成为罗马天主教会第264任教宗,不仅有着丰富的事业经历,而且也是史上第四个被授予“伟大的功绩”的教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