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低工资的时代,为了激励从事高危工作的人们不懈努力,戚家军便实施了一种奖金刺激机制。尽管明朝时期的士兵工资极其微薄,每年仅有10两银子,与农民打短工的收入相比几乎不值一提,但戚继光依然采取了这一策略来确保士兵们能够卖命。
面对明朝实行的低工资制以及重文轻武的情况,戚继光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操作,以避免被人参劾。然而,他知道要想让士兵们为国效力,就必须给予他们足够的动力。这就是为什么他将奖金定得如此之高:每击败一个倭寇即可获得30两银子,每十个倭寇则赏300两,而杀死100个倭寇就能得到3000两。
这种分配方式与现代管理理论中的按岗位发放奖金制度颇为相似。在戚家军中,一线和二线岗分别负责战斗前后阶段的一线和二线任务。一线岗由队长、2名持牌手、4名长和2名狼筅手组成,他们是主攻部队,因此获得的大部分赏金。一线岗成员除外,还有短刀手、伙夫等辅助人员,他们虽然没有那么多机会获得大额赏金,但也能分享一些收益。队长则作为最终获益者,其所得赏金最大化。
这样的奖金制度使得如果全队一年内累计击败60个倭寇,每位一线战士都可能成为万元户。此外,还有一份“软性”收入来源于战场上的倭寇弃物,这些财宝如铜壶铁锅或是珍贵物品,也会平分给所有成员,只不过这部分收入难以预测而且随机性很强。
通过这样的措施,戚继光成功地改变了士兵对战争工作态度,将原本令人厌恶的事业转变为致富途径,为抵抗外敌提供了坚实的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