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探究这样一个令人沉痛的历史事实:清朝皇帝在年轻时期所生的子女多数悲惨地夭折了。顺治帝的长子和长女,康熙帝的头六个孩子都在四岁之前不幸离世,雍正帝的大女儿和前三个儿子的生命也如同短暂的烟火,很快就逝去。乾隆帝的第一位公主、次女及次子虽然活得更久,但他们分别只活了两岁、一岁和九岁,而嘉庆帝的长子和长、次女则是在四岁以前与世长辞。道光帝继承皇位后,也没有逃脱这一宿命般的命运,他第一个王妃所生的六个孩子,以及康熙帝的一些孩子们,都无法成就一片青春。

这里提到的皇家成员出生年龄都是按照虚龄计算,这意味着实际年龄要减去一年。当一个12岁或13岁的大臣成为父亲时,他们还是少年,对于那时候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想象得到,那是多么仓促而又无知。而那些早逝者的母亲们,也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少女,她们结合产生的人类生命自然缺乏成熟度,更不用说健康状况,就算有最好的护理条件,它们也无法延续下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清朝初期到咸丰朝,每位皇上平均养育21个孩子,但到了咸丰之后,这一数字迅速下降至仅有的三人。在同治和光绪时代,连遗腹子的希望都破灭了,没有留下任何后嗣。这段时间里,帝国遗腹子的存活率与其统治者寿命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如顺治帝便在年纪轻轻24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如果他能继续生活,他可能还会添置更多的小宝贝。但这并非绝对,因为咸丰也有机会再添佳偶却未能怀孕生育,即使处于生育高峰期,他仍然失去了这个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治大王虽只有19年的寿终正寝,但已婚两载,有五位后妃,如果他拥有正常的情感生活,在家庭中应该至少有几个小孩然而他的身边却空无一人。而光绪大王38年的生命中始终没有留下自己的血脉,这说明问题并不仅仅是年龄问题,而是深层次的问题——他们可能存在着身体上的障碍或疾病,使得他们无法完成作为父母应尽之责。

自从咸丰开始,一直到末代君主,其间每一位皇上都因为体弱多病或者其他原因导致胤息稀少,这种衰落现象,与国家势力的衰败一样,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切似乎预示着一种宿命般的声音,无论如何努力,最终还是难以改变历史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