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简介

宋哲宗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宋神宗赵顼第六子,母亲为钦成皇后朱氏。

早年的经历

赵佣于熙宁九年十二月七日(1077年1月4日)生于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为宋神宗的第六子,其母为宫嫔朱氏。曾加检校太尉、天平军节度使之衔,封均国公。元丰五年(1082年),赵佣转任开府仪同三司、彰武军节度使,进封延安郡王。元丰七年(1084年)三月,在集英殿宴请群臣时,其仪容举止深得群臣肯定。

皇储之争

当时大臣蔡确和邢恕也有策立二王之意,他们曾想通过高太后的侄子高公绘和高公纪达到目的,但高公绘等予以拒绝。蔡确在与王珪同去探望神宗时,问王珪对立储之事有何看法,同时在暗中派开封知府蔡京率杀手埋伏在暗处,只要王珪稍有异议,就将他杀死。大臣们另有打算,也有人策立大功,却反诬高太后和王珪有废立赵佣之意,此事给他们招来大祸。

登基为帝

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戊戌,神宗驾崩,由九岁的赵煦即位。在高太后垂帘听政期间,大臣们向来是向太后奏事,不转身向小皇帝禀报,以致小皇帝亲政后说,他只能看朝中官员的臀部和背部。

教育与管教

尽管高太后和大臣没有考虑到小皇帝的感受,但他们并不放松对他的教育。为了避免少年君主沉溺声色,大臣们建议限制他的自由活动空间。而且,对待生母朱氏的问题也引起了争论,有人想降低她的等级,有人主张尊崇她。但直到元祐三年秋才允许朱氏舆盖、仪卫、服冠可与皇后的相同,而亲政后的赵煦立即下令母亲的待遇完全与皇太后向氏相同。

党争频繁

无论是元祐时期还是亲政后的政治局势,最活跃的是朝中的大臣们。大权旁落的大臣刘挚甚至上疏,让高太后教导少年君主如何分辨君子和小人。但随着变法与反变法矛盾的延续以及少年君主对自己所作所为不满,使得支持变法的大臣与反对变法的大臣都卷入激烈的党争中,这成为一幕幕令人叹息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