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社会中,言官制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御史和给事中的两部分组成言官体系,分别供职于都察院和六部。尽管他们的官阶不高,但他们的职责至关重要,他们需要规谏君主,对皇帝和内阁进行一定程度的制约。

然而,在明代言官鲜有善终。他们因为犯颜直谏而遭受酷刑,这些刑罚往往是杀戮或长期监禁。在这种背景下,一位名叫沈束的人因进谏遭到监禁,含冤十八年。这起事件发生在嘉靖十一年,当时天空出现了扫帚星,沈束上疏指出这是不祥之兆,并批评了当时的朝廷大臣,他的话语触怒了嘉靖帝,被捕入诏狱并受到廷杖刑罚。

沈束被关押了十八年,最终得以平反昭雪,但这段经历对他及其家人造成了巨大的痛苦。他的妻子张氏带着未圆房的小妾潘氏来到北京,每日送饭给丈夫,使他能够坚持生活。此外,有一只喜鹊在监狱窗口不断鸣叫,让狱卒报告给嘉靖帝,这最终促使嘉靖释放了沈束。

尽管如此,即便面对血腥镇压,言官们仍然不断地犯颜直谏。在“大礼议”事件后,又有一系列类似的事件发生,其中包括太仆卿杨最与御史杨爵的事例,他们都因为进谏而遭受严厉惩罚甚至死亡。但这些措施并没有遏制进谏之风,而是在明末出现了一位更为著名的人物——海瑞,他准备好棺材,以死为证来继续他的进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