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了一位明朝的女子,尽管她身份尊贵为公主,但她的婚姻命运由一个太监完全掌控。即使在爱情面前,她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幸福被他人决定。两月之后,她就守寡了,一生都没有体验过所谓的夫妻之乐。这不幸的故事正是永宁公主的生平。
永宁公主名叫朱尧瑛,是明穆宗第四个女儿,母亲是孝定太后李氏,同时也是明神宗亲妹妹。在万历十年时,神宗封她为长公主,并开始为她选驸马。但这项重要任务却落到了司礼监太监冯保的手中。
人们可能会好奇,既然永宁公主身份如此尊贵,她的丈夫也应该是个杰出的男子才能配得上她。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必须了解那时候选择驸马有着一套特殊规则:驸马要从平民或低级官员中选取,不可以是高门贵族子弟。而且,被选中的子弟家庭里不能有人出仕,更不能已经做官的人继续在职。
因此,当我们了解这些规则后,我们发现永宁公主能嫁给谁的范围变得非常狭窄。很多家族都不愿意让女儿嫁给皇家,因为代价太大了。所以,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即比唐朝更难嫁出去的情况。
虽然世家大族和书香门第对公主敬而远之,但是商贾之家倒是愿意娶一个公主,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笔稳定的投资。不过,这样的婚姻往往缺乏保障,因为古代社会“重文轻商”,能够与皇家联姻自然更显得宝贵。
因此,许多时候,如同永宁公主一样,最终的丈夫都是富有的商人的儿子,而不是真正有品行的人物,更别提身体素质了。在那个时代,没有钱财作为保证,那些权臣和宦官就是最大的决策者,他们只关心银子的流动,而不顾道德标准和人性尊严。
冯保为了巨额贿赂,将一个患病痨症(现代称结核病)的富家子梁邦瑞强制地安排给了永宁公主要婚配。这其实是一个注定死亡的人选。他本来就是无法治愈疾病,在那个年代,就是绝症。而冯保为了掩饰这一点,用尽手段,让李太后相信她的女儿找到了合适的情侣,只是在婚礼上有一点小插曲——梁邦瑞昏迷过去,但宫里的侍卫们解释成吉祥的一种象征,以此来安抚大家的心情。
然而,在盛大的婚礼现场见血,却成了不好的预兆,但由于金钱关系,他还是被说成吉祥象征。当天下午,他再次昏迷,并未能完成洞房花烛的情趣,所以他和 永宁 公 主 就没有机会相见,也就分开了。此刻又需要说明一次关于明朝的一个规定:虽然你已经出嫁,可除了新娘夜晚,你仍然要住在专门为你准备的地方,而不是正式入住你的夫家的住宅。你想要见到你的丈夫,只能通过进宫,这可是个艰难的事业,而且还要经过嬷嬷这个门禁检查是否通过许可才行。这嬷嬷知道因为这场婚事,可以从中捞取利益,所以要求更多,这让梁邦瑞感到恼怒,最终发生争执甚至打斗。他因为身患疾病,无力抵抗这样的打击,不久便去世了,从而结束了一段悲剧性的婚姻史。一生下来,就没法体验到闺房之乐,只能独自一人度过余生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