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年,一个出生在欧登赛城贫苦鞋匠家的小男孩,用他那天使般的啼哭声向世界宣告了自己的到来。教士安慰他的母亲:“孩子们的哭声越大,长大后他们的歌声就越美。”这个男孩后来用他那如夜莺般清脆的声音,在全世界为人们带来了欢乐。他的名字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小安徒生的童年生活充满了想象和幻想,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一颗富有想象力的心和对孩子无限热爱的情感。他听阿婆们讲《一千零一夜》中的奇幻故事,这些故事让他的脑海中充满了神奇的色彩,有时甚至会被树林中自己编织出来的精灵吓得魂飞魄散。
上小学时,小安徒生偷看学校里的女同学萨拉,他把她想象成童话中的公主,渴望接近那个黑眼睛的小姑娘。然而,他们之间的一段恋情也像许多其他的事情一样,没有结果。
11岁时,小安徒生的父亲去世,这打击了他。但14岁时,他决定离开家乡欧登赛城,前往首都哥本哈根追求音乐梦想。尽管面临艰难困苦,但他并没有放弃,最终进入文法学校学习,并开始写作。
1830年代初期,虽然受到了文坛上的轻视与攻击,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创作。在此之后,他开始旅行,不断地探索新的地方、文化和故事源泉。这期间,他发表了一系列作品,如《即兴诗人》,赢得了国际认可,并成为其文学代表作之一。
随着时间推移,安徒生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创作童话。他认为童话能够给予孩子们快乐、希望和教益,因此从1835年起,每个圣诞节都会有一本新出版的童话书籍出现。这不仅包含了经典作品如《丑小鸭》、《坚定的锡兵》、《野天鹅》等,还包括很多关于社会问题的小说,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展现出作者深切的人道主义关怀。在这些作品中,无论是悲伤还是喜悦,都以一种独特而诗意的心灵语言表达出来,使它们成为了全球最受欢迎的读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