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年4月,一个婴儿在丹麦欧登赛城的贫苦鞋匠家中出生。他大声啼哭,仿佛上帝将天使贬谪到人间。教士安慰惶恐的母亲说:“小时候哭声越大,长大后歌声就越优美。”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童话大王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安徒生的父亲是一位书呆子气质浓厚、想象力丰富的鞋匠,他常常给孩子讲故事,在家里和孩子们一起做玩具游戏。这些经历深深地影响了年幼的安徒生,让他拥有了丰富想像力和对小孩无限热爱的情感。
欧登塞是个封闭的小镇,上面充满了神秘传说和奇异故事。在纺纱室的阿婆们讲述《一千零一夜》中的离奇故事情节时,安徒生的脑海中似乎都能看到那些故事发生的地方。这些古老传说与童年的幻想成为了他创作灵感的一个重要源泉。
随着年龄增长,安徒生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强。他会偷看学校里的女孩子萨拉,并把她想象成童话中的公主。他梦想着有一天能带萨拉回他的“城堡”去,但这段恋情最终没有结果。11岁那年,他失去了父亲,这次打击让他的生活更加艰难。
14岁时,孤身一人前往首都哥本哈根求学,但贫困生活使得他的嗓子受损,最终不得不放弃成为歌手的梦想。他进入文法学校,却因为自己的出身而受到轻视。但幸运的是,有个小图书馆成为了他精神上的慰藉,也激发了他写作的热情。
1829年,他出版了一部游记《从霍尔曼运河到阿玛东部步行记》,并且很快又有喜剧作品《尼古拉塔下的爱情》在皇家剧院上演。但由于他的低微出身,他在文学界初期取得的一些成就遭到了一些无聊文人的嫉妒与攻击。这份环境让他无法忍受,因此于1830年夏天离开哥本哈根,在菲英岛和同德兰半岛旅行,以寻找更好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事业。
“我是一个旅行者”,这是安徒生曾经说的这样的话,从1831年起,他开始了一系列国外漫游,每次旅行都是创作灵感的一个宝库。他携带简朴行囊,一把雨伞、一根手杖访问了欧洲各地,不仅为自己赢得国际声誉,也为世界留下了一批又批精彩绝伦的小说、诗篇及戏剧作品,如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这些作品至今仍被人们广泛阅读并赞赏。
除了是诗人、剧作家、游记作者之外,剪纸也是安徒生的另一项才艺。在纪念他的博物馆里,可以看到各种精致的人头剪纸图案,它们不仅展示了他的技艺,也反映出了他对生命多样性和变化无穷的理解与欣赏。而最让世人铭记的是—————童话。从1835年起,每当圣诞节临近,就有一本新版全新的童话集问世,其中包括《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这些故事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历,是一种种“种子”,随着时间逐渐破土而出,为世界送去希望与快乐。此后的四十余载内,又产生了更多令人沉醉的心灵食粮:《丑小鸭》、《坚定的锡兵》、《野天鹅》、《夜莺》,每一次读完,都像是听见自然的声音唱响,其独特语言与曲折情节,使得每个人都如同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而那个世界是由纯真的眼睛所描绘出来的一个永恒真实存在的地方。在这里,无论是哪个角落,那些勇敢的小英雄,或是悲伤的小女孩,都以他们鲜活生命的情景,被赋予力量,让他们用歌喉高声唱响,用笔触细腻描绘,他们用尽所有可能,把一切事物变成了鲜活的人形,他们赋予它们鲜活的心跳,让它们飞翔或奔跑,或静止或沉默,不管是在风暴中还是平静之中,他们总是在那里诉说着他们自己那片属于自己的宇宙,那片属于人类永恒追求自由幻觉的大陆。而这一切,是由一个伟大的旅者带给我们的礼物———-就是我们共同拥有的知识,即使我们相隔遥远,但却彼此相知相爱,我们通过文字建立起连接,将我们的思想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而这个网络正是由我们共同维护守护的一道光明。我相信,如果我能够回到过去,我会继续走我的路,因为我知道,我所走过的一切都是通往未来不可思议旅程的一部分。而现在,我只愿借助这最后一束光芒,再次穿梭于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交汇点,将它转化为你眼前闪耀着希望之光的地球舞台。这是我最真挚的心愿,因为我相信,只要还有文字流淌,就不会有人孤单一人。如果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站立在这里向你说话,请接受我的谢意,以及我生命中的每一个人;如果不是,请继续关注你的日常生活,因为就在下一次阳光普照的时候,你会发现,当你再次抬头望向蓝天时,我已经站在那里,与你的笑容共鸣。你准备好了吗?请打开窗户,让清风吹进来,同时听仔细一点,那里面隐藏着许多秘密,还有很多关于未知的事情等待揭开它们神秘面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