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慰农:在法国的勤工俭学岁月里,他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1918年毕业后留校任职。1919年12月,他与50余人赴法“勤工俭学”,并在巴黎西郊布伦森林中,与赵世炎、周恩来等人共同召开中国少年党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党”。1923年底,他转往苏联,在莫斯科东方大学深造,并参与了旅莫支部的活动。
他被派往山东工作,并于1925年4月到达青岛市委。在四方村,他建立了严格的组织制度和保密制度,同时发展工会组织,举办夜校和建立工人俱乐部。他发动大康纱厂工人提出16项复工条件,最终成功争取到了这些要求。
然而,在5月29日的一场悲剧中,日本帝国主义勾结奉系军阀制造了“青岛惨案”,李慰农不幸被捕并于7月26日夜被杀害。他在牺牲前夕领导多次反帝示威,最终成为了青岛为数不多的献身者之一。
为了纪念他的英勇事迹,全市青年捐资塑造雕像,以缅怀这位献身精神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