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年,一个名为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婴儿在欧登赛城的棺材板上呱呱坠地。教士安慰他的母亲:“孩子哭得越大声,长大后唱得越美。”这个天使般的男孩后来用他那如夜莺般的歌喉征服了世界,即使是圣诞老人也比不上他。
他的父亲是一位贫穷的鞋匠,但他读过很多书,有丰富想象力和浪漫气息。他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让他们一起做玩具游戏。安徒生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丰富想象力和对小孩无限热爱。
欧登赛是一个封闭的小镇,人们相信上帝和女巫。在这里,小安徒生听到了许多神奇故事,这些传说成为了他创作灵感的源泉。童年的幻想让他认为自己能看到树林里的精灵,他有时会被它们吓得飞奔回家。
随着年龄增长,安徒生开始偷看学校里唯一的女孩萨拉,他把她当成童话中的公主。他梦想将来能够把她带到自己的城堡。但这段恋情并没有结果。
11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当14岁时,孤独的安徒生离开家乡来到哥本哈根,在那里,他进了歌剧学校,但生活条件艰苦导致他失去了歌声。此后,他进入文法学校,但遭受嘲笑和轻视。他在图书馆找到精神寄托,并开始写作。
1829年,《从霍尔曼运河到阿玛东部步行记》出版之后,不久又有一部喜剧《尼古拉塔下的爱情》在皇家剧院上演。这时,一批无聊文人嫉妒他的成功,他们攻击他的身份问题,这让他无法忍受于1830年夏天离开哥本哈根前往菲英岛与同德兰半岛旅行。
“旅行就是生活”——这是安徒生的座右铭。自1831年起,他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国外旅行直至1873年,在瑞士结束最后一次旅程。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一系列作品,如《阿马格岛漫游记》、《幻想速写》、《旅行剪影》,这些作品深受欢迎,并为其赢得国际声誉,其中《即兴诗人》的出版尤为重要,是其文学代表作之一。
除了诗歌、戏剧、游记之外,剪纸也是他的才艺之一。在纪念博物馆中展出的各种图案都出自他的手笔,从圣诞树上的舞蹈者到各种花卉动物,以及门徽都是由一枚人的头形剪纸构成。
但童话是所有创作中的王冠。在1835年的一封信中,他宣布要为下一代创作。他从自身经历中深刻理解贫困儿童生活中的寂寞与痛苦,因此认为只有童话能包容一切,为孩子们带去快乐、希望与教益。同一年发表第一本童话集,其中包括《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及《小意达的花儿四篇作品。这四篇故事来自个人经历,“它们像种子一样藏在我的思想中,一股涓涓细流、一束阳光,或一滴苦酒,就能使它们破土而出。”
接下来每个圣诞节都会有一本新童话出现。整整43年的时间内,每逢佳节就有一款新鲜出炉,那些诗一般语言、曲折情节,使他的童话成为全球最广泛阅读的人类文化遗产。而那些充满奇异梦幻火花以及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心理哲思,让我们徘徊不去,也流连忘返。那悲哀的情景,那些冻死街头的小女孩,我们不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孩子赤足冬夜,而对于社会问题,只能寄希望于天堂。不过,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的生命终于在朋友们温暖拥抱下平静地走向终点,而三叶草则作为幸福的一个符号永远留存着它珍贵的地位,无论是在哪个角落,也许就在某个未知的地方等待着新的发现者,它会带给你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