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唐代,魏征赞颂柳庄的节操,形容他如松筠之坚韧。《隋书·柳庄传》记载了这一故事。
【释义】松与竹的特性是强韧不屈,是对人的品质的一种比喻,代表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服于外界压力。
【用法】在文学作品中,当要描述一个人物的高尚品格时,便会运用“松筠”这样的成语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人生态度。
【成语故事】在北周宣帝宇文赟去世后,他的儿子静帝宇文阐继位,但朝政混乱。郑泽和刘昉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就伪造了一道诏命,让杨坚(后来的隋文帝)进入宫中掌握军政大权。然而,在这场权力的斗争中,有一位名叫柳庄的大臣,他深知自己必须保持清白,所以他决定入关抗敌。在一次面对杨坚时,柳庄展现出了他的忠诚和勇气,这让杨坚印象深刻,并夸奖他有“松筠之节”。这种言辞暗示了柳庄像树木一样结实而难以动摇,而这个词组也被广泛用于赞美那些守护正义、不畏牺牲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