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贸易与经济的兴衰与英宗之死
元朝第五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九位大汗,名为硕德八剌(元英宗)。自幼受儒学熏陶,他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并实施新政,如裁减冗官、监督官员不法行为和颁布新法律,这段历史被称为“至治改革”。然而,这些改革触动了贵族的利益,最终导致了元英宗的死亡。
新政虽然促进了国家发展,但也激起了保守贵族的反对。铁失因涉嫌诳取官币案而遭到猜疑,但英宗未能及时改变其宠信。铁木迭儿之子拜住等人多次陈奏铁木迭儿过错,加深了英宗对他的憎恶。在至治三年五月,当拜住宣布赦免不究时,英宗怒火爆发,对那些被视为铁木迭儿奸党的人进行清洗。
随着清理扩大化,到了八月初四(1323年9月4日),铁失在准备刺杀英宗。此刻,在上都以南30里的南坡店内,一场兵变发生。锁南发动叛乱,与心怀怨恨者联合,将宰相拜住杀害,然后亲手刺杀了硕德八剌。这一事件史称“南坡之变”。当年仅20岁的英宗去世后,其葬于诸帝陵,被尊谥睿圣文孝皇帝,庙号定为英宗。
继承皇位的是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他是元朝第六位皇帝,也是蒙古帝国的第十位大汗。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通过谋权篡位登基,此前他曾担任晋王,因失去继位机会而参与了一系列复杂宫廷斗争。在泰定二月,上尊谥曰睿圣文孝皇帝,为泰定帝所追封,以此结束了一段充满血腥和权力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