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告白短信中的秋风与落叶,细语深情
(前200年—前168年)
简介
贾谊,又称贾太傅、贾长沙、洛阳人,西汉初年的著名文学家。少年时期被推荐担任博士,不满一年便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他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博。后来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博。在梁怀王去世后,由于自责过度,最终因忧伤而逝世。
其著作主要包括散文和辞赋两类。《过秦论》、《论积储疏》、《陈政事疏》(又称《治安策》)等散文作品极具影响力;其中,《吊屈原赋》、《鵩鸟赋》的辞赋尤为出色。
生平
少年有才华的提拔
从小刻苦学习,广泛涉猎先秦诸子百家的典籍。跟随苟况学习《春秋左氏传》,并曾撰写注释,但遗失了。此外,他对道家的学说也有研究,并在青少年时期就创作了《道德论》、《道术》等作品。他热爱文学,对战国末期诗人屈原的作品尤其欣赏。
汉高后五年(前183年),即使十八岁的他,也因能诵读《诗》、《书》,撰写文章而闻名河南郡。当时郡守吴公,即李斯同乡及学生,对他极具器重,将其召至门下宠爱。这期间,贾谊为了激励人们学习,教授传授《春秋左氏传》,并撰写了《劝学篇》。
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右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杀诸吕迎立刘恒帝位,即汉文帝。第二年,即汉文帝元年(前179年),吴公被征召中央政府任廷尉,并向文帝推荐他的得意门生——二十一岁的贾谊,因为他通晓诸子百家之书,是个有才华的人才。于是,汉文帝将其召入中央政府任博士,这是当时所有博士中最 年轻的一位。
作为备皇帝咨询官员,每当提出问题让博士们讨论时,大多数老先生讲不出什么;但贾谊则因为学识渊博和敢于直言,因此能够流利地回答问题,使得其他博士都认为他的看法非常有见地且正确。这使得汉文帝非常满意,在一年内,就破格提拔他为太中大夫,一种比博士更高级别的议政官员职位。
然而,由于主张改革巩固统治,他向汉文帝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进行改革,其中包括制订新的典章制度、兴礼乐、改正朔以及易服色等,以改变秦朝遗留下的败俗。此外,他还主张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以发展农业生产和加强粮食储备以防止饥荒,从而巩固封建统治基础。不过,由于条件未成熟,这些建议未被采纳。但是,其关于经济政策方面的一些建议如“鼓励农业生产”,得到采纳,对恢复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此期间,还帮助修改和订立许多政策和法令,以及遣送列侯离开京城到自己封地的事宜,都由他提出并得到采纳,但这些措施实施起来却遇到阻力,如遣送列侯到自己的封地去,当时很多功臣不愿离开京师,最终还是通过绛侯周勃带头免除丞相职务,让他们陆续离京归隐。不幸的是,这些行动也招致了功臣们的嫉妒,最终导致权贵毁谤,被迫退居长沙王宫生活余生的命运所困扰。在那段时间里,他深感自责,却无法挽回过去的事态发展,最终因忧郁过度身亡。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充满抱负与理想但同时也面临着权力的矛盾与挑战的人物形象。
[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