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满清入关后,为巩固其统治地位,“剃发令”成为推行的重要措施。事实上,这一政策最初并非由满人提出,而是由汉人奸臣孙之獬所倡导。清廷强调:“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面对这一威胁,汉人群体愤怒响起,他们的口号是:“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血腥镇压,如江阴十日、嘉定三屠等惨剧,在这些悲剧中无数生命被夺走。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历史事件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被融入到“天朝上国”的文化符号中。但到了1922年,即便“剪辫令”已经过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也有不同于“剃发令”的情况发生。那时,大多数百姓自愿选择剪掉他们的辫子,只有一部分保守势力如爱新觉罗皇室成员和一些顽固的大臣依然坚持保留辫子。在当时主导新闻传播媒介的是报纸,当溥仪看到自己的身份与时代脱节,他决定跟进潮流,将自己的辫子也理了去。这一举动标志着一种社会转变,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旧习俗接受程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