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历史记载:杨志,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他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
卖刀杀人,他正逢恩赦,要去东京谋求复职,恰好路经梁山泊,与林冲相遇。二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最终被王伦劝下。王伦有意招纳杨志入伙,却被杨志婉拒,只得放他离开。
杨志到东京后,通过门路见到了太尉高俅,却被高俅赶出。他盘缠用尽,只得到天汉桥街市上变卖祖传宝刀,却又遇泼皮牛二寻衅滋事。牛二要强夺宝刀,再三纠缠。杨志“一时性起”,怒杀牛二,而后到开封府衙自首,被打入死囚牢。
天汉桥百姓感念杨志为民除害,为他花钱上下打点。最终,被免除死罪,只以“斗殴杀伤误伤人命”之罪刺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
东郭斗武,在大名府后,他却得到北京留守梁中书的赏识,被留在府中听用。但因忌惮有人不服,便安排东郭门教场演武。一战比枪、斗箭,比败副牌军周谨,但梁中书让他接替周谨担任副牌军,这却惹恼了正牌军索超。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都监闻达担心两败俱伤,大快钟鸣,并禀报梁中书,将索超、杨志同时提拔为管军提辖使。
中计失纲,在征讨方腊时,他刚渡过长江,便因病被寄留在丹徒县未能继续随军征战,最终病逝于丹徒县山园,被追封忠武郎。在宋元时期的《水浒传》和其他文学作品中,他是宋江部下的头领之一,其形象与历史人物或民间传说中的英雄共存,又有学者认为其塑造也融入了古典小说《水浒传》的特点,是一个复杂多面的角色,以其勇猛善良和悲剧结局赢得读者的同情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