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红欣:书法艺术的传承者与教育家
在中国文化的海洋中,书法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仅是文字的一种表达,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审美情趣的结晶。苏红欣,这位身居北京市东城区书协会员、河北省石家庄市书协会员的艺人,以其对书法艺术深厚的理解和热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传承者。
自幼喜爱书法,苏红欣在军队三十年的生活中,一直坚持不懈地研磨楷書、隸書、篆刻技艺。她的作品曾多次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并且在军队内部组织的大型书法比赛中屡获奖项。她不仅是一名才华横溢的作家,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灵导师。
多年来,苏红欣先后在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儿童福利院、九龙蓝天教育等知名机构任教,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对待学习和教学之道进行了生动诠释。在她看来,要想让青少年们正确地学习到这门古老而神秘的事业,就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把握好“藏露起,中锋行,出回收,提按功”的基础知识。这包括了起笔时如何藏露锋芒,以及行笔时如何运用中锋;以及收笔时如何出回锋芒,以及提按的手感控制。这些都是学习书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没有它们就无法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字形造诣。
其次要把握好“找支点,看声音听调”的基本方法。这意味着找到最佳写字姿势,让手腕稳定,不至于因抖动影响墨水流畅性;同时,要通过听见纸墨交错的声音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使之更加专注,从而达到更好的写字效果。此外,还需要通过细致观察每一笔划是否符合要求,以确保整体效果。
最后要把握好“起笔定位,行笔走位,收笔调位”这个规则。这意味着,在开始写字之前要确定正确位置,然后按照一定顺序执行每个字母或符号所需的一系列动作,最终将所有元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且美观的人工制品。
总结来说,如果能够掌握以上三个方面,对于想要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精通书法技巧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宝贵的小册子。而对于那些已经有了基础但还希望提高自己水平的人来说,这也许就是通往高峰的小径。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业余爱好者,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都必然能够从中学到很多,为未来的学术探索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