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悼王——重用吴起变革,开启国运新篇章

在公元前401年,楚悼王继位之初,国内外形势已大不如昔。尤其是三晋国家的崛起,让楚国陷入了被动挣扎的困境。第二年(公元前400年),三晋联军在乘丘战役中击败了楚军,这一胜利揭示了他们削弱楚右翼、解除左翼威胁的意图。而九年(公元前393年),楚国发起进攻韩国,并成功夺取负黍;十一年(公元前391年),三晋联军则以大梁和榆关为战场,大败楚师,使得这些战略要地落入敌手。此后,秦国借助于这段时期内与楚盟约的情况,以援助而非征讨的名义占领韩六邑,从而转移对抗朝向秦。

面对这种复杂多变局势,孤立无援的悼王深感忧虑。他渴望摆脱困境,但缺乏有效策略来应对挑战。更让他心急的是,无力替自己分担重任的大臣。这时,他眼中的屈、景、昭三大家族虽有权势,却未能提供治理国家及抵御外侮方面所需智慧,他们依仗家族力量,不仅压迫百姓,也影响到国家事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悼王日夜思念先辈们那般拥有贤臣辅佐的情景,便开始积极寻找和培养人才。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始终未找到合适的人选。

正当他感到绝望之际,一位名叫吴起的人才突然出现,对悼王来说,就像天降神明。他感受到了上苍给予有识见者的一份厚爱,因此,对待吴起采用最隆重且严谨的手续接待,将其纳为己用。这一举措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开始,即将改变整个国家命运的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