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悼王——重用吴起变革,开启国运新篇章
在公元前401年,楚悼王登基之际,国内外形势已与他的先祖楚惠王时大不相同。最显著的变化是国外局势,其中三晋强大而楚国处于弱势。第二年,即公元前400年,三晋联军在乘丘(今山东巨野县西南)击败了楚军,这表明他们的意图是削弱楚国的右翼,以此来解除左翼对自己威胁。在第九年的统治中(公元前393年),楚国发起进攻韩国,并成功夺取了负黍(今河南登封县西南)。然而,在第十一年的统治中(公元前391年),三晋联军又一次报复,大败于大梁和榆关。此战不仅导致了两地战略要地丢失,还使得之前侵占郑国的大梁等地被魏国夺走,使得楚国产生极大的压力,最终不得不向秦國求助并厚赠以换取援兵。
这场连串的战争让天下各诸侯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对楚国产生严峻威胁。在这样的困境下,一个有抱负但无良策的人物站在历史舞台上寻找解决之道。尽管他拥有权力的枕头,但没有一位能替他分忧办事的大臣。他仰慕那些能够辅佐先辈君主的人才,而自己的国家却无法抵御外侮。这时,他开始积极寻找人才,但似乎一直未找到合适者。
直到有一日,一名名叫吴起的人才突然出现,他深受悼王青睐,就如同上苍赏给有心人的恩赐。因此,悼王隆重接待了吴起,并授予他最高的地位,让他成为变革国家命运的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