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剧的辉煌历史中,有一位名叫高兴旺的丑角,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河南豫剧的一道亮丽风景。高兴旺出生于1917年,是河南省鄢陵县高庄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子弟,但他内心却燃烧着一种不凡的艺术梦想。
12岁那年,高兴旺跟班学戏,这是他迈向舞台世界的大门。他在漯河、许昌等地流动演出,为人们带去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戏曲盛宴。在那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高兴旺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不断提升自己的表演技巧。
1949年3月,高兴旺参加了开封工人剧团,在那里他结识了许多同样热爱戏曲艺术的人们,并且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1953年,当开封工人剧团改名为开封市实验豫剧团时,高兴旺已经成为这个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员。1956年,他还参加了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并荣获表演一等奖,这无疑是对他的认可和肯定。
随后,他调到了河南豫剧院一团,从此成为“祥符调”当家丑角。他主 演了一系列经典作品,如《卷席筒》、《推磨》、《喝面叶》以及《刘二楞卖烧饼》,每一个角色都由他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情感渲染,使得这些角色活灵活现,让观众沉醉其中。
作为四大名丑之一,高興翁以其天生的幽默感和机智才情赢得了观众的心。他善于体验人物内心情感变化,把生活中的真切感受融入到舞台表演中,使得人物鲜明个性色彩更加突出,同时也展现出了强烈的情绪波动和复杂多变的心灵世界。
1983年,一位伟大的艺人的生命画上了句号,但他的艺术精神依然激励着后来的世代。而今天,我们仍旧可以从那些被保存下来的录像片段中看到、高興翁那深邃而又温暖的眼神,那是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界限的情感交流,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最好的诠释也是最美好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