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在统一中国的进程中,经历了一个由奴隶制向封建农奴制的转变,虽然很快被封建化,但就整个社会发展来说,却是一次历史的迂回。然而这种主要体现在经济上的迂回,在某种程度上刺激和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它结束了唐末以来(五代十国宋辽金夏)国内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局面。但元朝的建立对当时中原的汉族文化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元朝的建立是在马背上的,了大量的汉族人,民族阶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很多奴隶阶层。对西方的冲击更大。野蛮走向文明伴随的都是血腥。
对中国
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实行屠城与劫掠的政策,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生产力遭到巨大的破坏。蒙古对金的战争造成了普遍的破坏、杀戮和社会混乱。他们用蹂躏乡村孤立大城市的手法,意味着城市和农村居民都要遭受严重伤亡和穷困。
蒙古也进行重新建立毁坏的设施、恢复农业和复兴社会与教育事业的尝试。但这些努力只是局部性质的,从来没有得到蒙古统治当局的积极支持。这种情况直到金朝最后灭亡与13世纪30年代初期和中期耶律楚材改革时才得到重大改善。
除了军事征兵外,广大的汉人还为蒙古君主提供各种各样的物品和劳役。窝阔台时代之前,没有迹象表明,在蒙古国家包括中国北部在内的定居地区存在着统一的赋税征收制度。
并且元朝继续保持原有的游牧体制,汉化不明显,阻碍了和文化的继续发展。并且元朝实行民族等级政策和民族压迫政策,人分四等,汉人南人为最下层居民,在统治者上层社会。他们排斥汉文化,没有使汉文化在上流社会传承下来,所以说元朝一定程度上是破坏了汉族文化。
对外国
蒙古兵多用诈术,不惜为种种然诺,诱敌开城。城民之过于轻信,开城乞降者,蒙古兵则尽屠之。虽先发重誓,许城民不死,亦然。凡大城皆不免于破坏,居民虽自动乞降,出城迎求蒙古兵之悲悯者,仍不免于被屠。盖蒙古不欲后路有居民,而使其后顾之忧也。此辈不重视人命,仅见有立时之卤获,与其畜群之牧地而已。
蒙古兵在远征之中,每年休养士马数月。然于进至屯驻地以前,必先躏其四围之地甚远,俾能自保,然而饱栽所掠之物,休兵于其地。役使所俘之多数俘虏,是皆因年幼貌美而获免之男女也。此辈不幸之人,命运较死于蒙古兵锋镝之下者,更为可悯,体无完衣,饥饿疲弱,待遇如同最贱之牲畜。
军中之幼妇万千,习于亚洲人之奢侈,遵守东方风俗及回教法律,生长于深闺之中者,曾见其亲属被杀,自身被虏,而随此种貌丑行恶之蛮人,以供其玩具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