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式毅,字奉久,一介书生,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府城南三道岗子村。宣统元年(1909年),他凭借优异的学术成绩,被选派为公费留学生赴日学习。在日本东京振武学校和陆军士官学校完成了学业。归国后,他曾追随孙烈臣,并在直皖战争中担任西北边防军参谋长,因战事不利被直系所俘,但后来又被释放。
1924年6月,臧式毅受张作霖之命调回沈阳,接替张学良的东北陆军整理处参谋长职位。他之后又历任江苏督办公署参谋长及其他重要职务。在一次政权更迭中,被孙传芳逮捕半年后获释。
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发生时,臧式毅等人制定了秘不发丧的策略,以稳定东北局势。他还参与组织领导“奉天通志”的编撰工作,并在治理财政金融方面颇有建树。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大部分官员逃离沈阳,但臧式毅坚守岗位,他表示:“我是省长,是一省之父母官,在这种时候不能走。”然而,不久之后,他被日军软禁3个多月,最终投敌成为伪满洲国的一名高级官员。他担任伪满民政部总长兼奉天省长,并积极参与策划成立伪满州国的事项。
1932年4月21日,当李顿调查团来到沈阳时,臧式毅称伪满洲国为“王道乐土的独立国家”。他还曾前往日本拜见裕仁天皇,并在日本各地发表演讲,无视自己背叛祖国和人民的事实。
1941年10月28日,作为伪满全权代表,臧式毅签订《日满华三国共同宣言》,加强了傀儡政权之间的勾结。这份文件助力日本侵略者分割中国。此后的岁月里,他继续服务于日本控制下的傀儡政府,最终因病死于1956年的抚顺战犯管理所,这位曾经深受张作霖赏识、并一度受到张学良重视的人物,在历史上以汉奸身份而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