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荣获了众多奖项,包括1984年北京市中青年演员调演·青年优秀表演奖,以及1987年的首都中青年京剧演员“振兴杯”电视大赛·十优演员和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十优演员。接着,在1988年,我获得了全国新剧目汇演·优秀青年演员奖,并在1989年分别获得“为七五建设出成果作贡献”·突出贡献奖、新创剧目演出·优秀表 演奖以及第一届中国艺术节的优秀表演奖。在1990年,我又赢得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的相同荣誉。1992年的梅兰芳金奖大赛提名我为提名奖,并在同一年全国青年团队新剧目汇 演取得优秀表现在舞台上。

进入21世纪后,我继续保持着高水平的表现,2001年获得全 国中青年京剧演員電視大賽荣誉獎,2001年的第三届中國京劇節及第二屆少數民族藝術節獲得優秀表現獎(金獎作品《蔡文姬》)。2002年的第十四届上海“白玉兰”授予我主角獎,而2009年的第三届中国华鼎奖则让我成为年度戏剧最佳表现女 演員。

我的经历涵盖了传统与现代、古典与现代化的融合。我曾饰扮过诸多角色,如《六月雪》中的窦娥、《桑园会》中的罗敷、《香罗帕》中的蕊芝等等。此外,我也参与了一系列新编剧目的创作,如《下鲁城》、《蔡文姬》、《沙家浜》、《武则天》和《黄荆树》,每一角色都展现出了不同的魅力和深度。

此外,还有音配像剧目的作品,如《凤还巢》、《怜香伴》、《珠帘寨》(刘银屏/二皇娘)、《桑园救子》(金氏)、《搜孤救孤》(庄姬)等,让我的形象更加丰富多彩。在这些角色中,每一个都是对历史故事进行讲述的一次精彩体验,这些经历使我深刻理解到作为一名艺术家,我们不仅要通过舞台上的表现来传递情感,更要将自然之美融入其中,为观众带来震撼人心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