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中的春神又是谁?答案是句芒。从先秦文献到后来的道教传说,句芒的形象和职责有着丰富多彩的变化。《左传》记载:“木正曰句芒。”而《札记》则提到:“其帝大眸。其神勾芒。”郑玄注释称:“句芒,少皞氏之子日重,为木官。”
最初,句芒与鸟图腾有关,是一位区域性的氏族神,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在《山海经·海外东经》中,描述了句芒为“鸟身人面,乘两龙”的形象,而郭璞注释认为他是一位木神。
随着时间的推移,句芬在民间年画中成为了两个笑眯眯的赤脚男孩的形象。他的祭祀活动也非常盛行,从周朝时就已经开始,每年的迎春仪式都将他作为主角。
除了这些文献记载外,还有关于青帝、伏羲与句芒之间关系的说法。在一些文献中,将青帝、伏羲合二为一,并且赋予了他们共同管理春天的职能。而在其他传统文化中,则把青帝视为主管东方、农业生产和生命生长之神。
对于春天这季节来说,有关古代汉族神话人物如简狄和东君等,也被认为与春意相关联,但它们各自的情节和故事线条相互独立,不同地区或民族可能有不同的解读方式。
总结来看,无论是在历史文献还是民间信仰中,中国古代对春天这一季节充满了敬畏之情,而这些情感往往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如对自然界万物生长的一种赞美,对农业生产的一种期待,对生命力的崇拜,以及对未知力量的一种敬畏。这一切都构成了一个复杂而丰富的人文景观,其中每一个元素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