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阿盘提国,有一个富裕的婆罗门家庭,是当时人民普遍尊敬的人。迦旃延尊者出生于这个家庭,他父亲是当时国王所拜的国师,家中拥有广大的土地、成百的仆役,有权势、有财富,是国中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迦旃延尊者的名字本来叫做那罗陀,是婆罗门国师的第二个孩子。迦旃延,只是他的姓,因为后来名声大了,大家就以他的姓代替了他的名字。

哥哥也是天资聪明、英俊豪爽的人,当初跟随他父亲出家作婆罗门后,就独自到各国参访游历,地方走得多,明师见得多,自然通晓很多的学术,学会了很多的艺能。在外数年,有一天回到故乡,召集村人,公开宣说他认为最高的哲理吠陀论等。

没有出过门的迦旃延知道哥哥回来讲吠陀论,也发出通告,将和哥哥对台同时演说吠陀论哲学,无碍辩才扼要说明,把哥哥听众都吸引过来,一致评判:“弟弟远胜过哥哥。”可惜天性好胜的哥子,不服气,一闹就闹到父亲面前。

怒气冲冲的一边把这事告诉做国师父说道:“父亲,请您管教管教无法无天的一个弟弟,他实在太丢我的面子,我是一个游学多年的主人,还不如他?他偏偏在我演讲的时候,与我对台拉我听众!”少年迦旃延,不慌不忙解释道:“请父亲原谅,我们都是学习知识和艺术,那谁都有权利研究和演说。”

生平 迦旃延是梵语Mahākātyayāna音译,是佛陀时代西印度阿盘提(avanti)国人。他自幼受舅父阿私陀仙人的影响精通吠陀圣典、占星术及各种印度古文字,其中于古文字方面造诣尤为精深。当时国内有一座古碑,上面的文字无人能识。国家贴出榜文诏示全国:有能识者予以重赏。迦旃延揭榜应征很轻易地译出了碑文,但碑文内容却令他费解,最终由佛陀详细讲解其内容。这座碑原来讲的是断烦恼证菩提之道。

身为一个博学之士,他思维敏捷辩才无敌,在佛中得到“议论第一”的称号。他擅长议论,使得许多外道慑服在他的论辩之下,有些人也因善巧开示步入佛道。此外,《贤愚经》载有故事表明,其曾帮助贫穷老妇通过卖贫法获得忉利天宫福报,并且被誉为传播佛法开路先锋之一。

神秘偈文 在石碑上的偈文虽然被迦旃延翻译出来,却未能解答其含义,这使得它成为一种神秘与挑战性的文化遗迹,对世间智慧探索者而言,无疑是一场难题与考验。但正是这种难题,让我们更加珍视那些伟大的智慧与文化遗产,以及它们背后的深邁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