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渠牧犍,名茂虔,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的第三子,是一位聪颖好学、和雅有度的人。公元433年(义和三年)四月,他被封为世子,并加授中外都督、大将军、录尚书事。随后,他继位成为北凉君主,并下令大赦境内,改年号为永和。

在他的统治期间,沮渠牧犍依顺北魏,对其称臣纳贡。他还派使节前往南朝宋,与宋文帝刘义隆建立了联系。公元437年(永和五年),他娶了拓跋焘的妹妹武威公主为妻,这进一步加强了与北魏的关系。

然而,沮渠牧犍的统治也面临着内部问题。他与自己的嫂子李氏通奸,这导致李氏毒害了武威公主。这件事情严重损害了他的声誉,也让他失去了拓跋焘的信任。

最终,在公元439年(永和七年),拓跋焘亲自率军征讨北凉。沮渠牧犍试图寻求柔然人的帮助,但最终被迫投降。在此之后,他被送往平城,被软禁并受到了一定的礼遇,最终因乱政而死,其国家也随之灭亡。

历史评价对沮渠牧犍持有一致意见,即他是聪颖好学、和雅有度的人。但是,由于他的个人品质无法弥补他作为领导者的失败,因此历史上并没有给予过高评价。此外,还有一些趣闻轶事,如书信预言三十年的盛衰,以及石头上的“乐七”等,都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未来命运的一种迷信态度,同时也折射出人性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