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容:商末大臣,主掌礼乐
在商朝末年,大臣屈原以其忠诚和贤才深受百姓爱戴,但却遭到了昏庸暴君纣王的厌恶。《史记·殷本纪》记载,屈原被废黜,其原因是屈原不满纣王的暴政,经常犯颜直谏,最终触怒了纣王。
周武王克商后,对于屈原等忠臣贤人的尊重和推崇可见一斑。在《礼记·乐记》中有所记载:“武王克殷反商……封王子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 《荀子·大略》则提到:“武王始入殷,表商容之闾,释箕子之囚,哭比干之墓,天下乡善矣。”
关于屈原的故事,在《韩诗外传》中有更详细的描述。据说,当时他曾执着羽、籥,与马夫同行,以礼乐教化纣王,却未能成功。之后,他离开了宫廷隐居太行山。周武王称帝后,将要封他为三公,但屈原坚辞不受。他认为自己无能又无勇,不足以担当重任。
人们对他的评价如是:“君子哉!去素餐远矣!” 这句话出自《诗经》,意指那些真正的人士应该远离吃白饭这种行为,而不是像一些人那样平庸无奇。此番情节展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虽未能改变时代,却留下了宝贵的人格魅力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