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商容,是商末时期的忠臣和贤人。在那个时代,我曾经担任主管礼乐的大臣,被人们尊敬,但也被商王纣厌恶到被废黜。《史记·殷本纪》记载了这一点:“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据说,我不满纣王的昏庸暴政,经常直言进谏,最终激怒了他。我被囚禁在家中,一说与箕子一样遭受拘禁,《鹖冠子·备知》提到:“商容拘而蹇叔哭”,这表明了我的遭遇。
周武王克服难关后,他为了表示对我们这些忠臣和贤人的尊重,将我的墓地提升为闾,以此来表彰我的品德。《礼记·乐记》写道:“武王克殷反商……封王子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 《荀子·大略》则进一步解释:“武王始入殷,表商容之闾,释箕子之囚,哭比干之墓,天下乡(向)善矣。”
这个故事只见于《韩诗外传》,其中讲述了我尝试以礼乐教化纣王却失败的经历。当时,我执着羽、籥,在马夫身边想要用音乐感化纣,而最终因无能为力而放弃。这段经历让我深刻反省自己的能力不足,从而决定隐居山林,不愿接受周武王赐予的三公职位。我认为自己既无勇气也不够有能力去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因此坚决推辞。
君子的评价是我能够诚实地认识并承认自己的不足,这是真正的君子所应有的品质。而我远离了一种错误,即依赖他人给予的一切,不再自食其果。这正如《诗经》的赞美:“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即指像我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