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容,名也。其居于殷末之世,与周初同期。商容,乃忠臣贤人,其在民间颇受爱戴,而于纣王之心中却多有不悦。《史记·殷本纪》载:“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据此可见,他对纣王的昏庸暴政持批评态度,不断进谏,却因而遭到了纣王的排斥,一说甚至被囚禁。

然而,在周武王克殷后,为表彰他及其他忠臣贤人的功绩,将其墓地表为闾,以示尊崇。此举见证了周朝对古代先辈的敬意和历史的继承。在这背后的故事中,有《韩诗外传》卷二所述:“商容尝执羽、籥,冯于马徒,欲以伐(化)纣而不能。”

大致内容是:商容曾主掌礼乐事宜,他曾尝试用舞蹈和音乐来教化荒淫无道的国君,但最终未能成功。他离开了国宫,并隐居太行山。这段经历让他深刻反思自己的能力和勇气,最终拒绝了武王赠予三公的地位,因为他认为自己既无能力也缺乏勇气,因此不适合担当如此重任。

此事在后世被视为品德高尚的人应有的自我认识与远离虚华,这种境界被赞誉为“君子哉”。《诗经》中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亦可以看作是对他的赞美,是一种对于内省与清廉生活态度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