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战略家,最艰难的局面无疑是成为敌人的俘虏。即便普通的将领,也会视之为荣耀中的宠儿,那些元帅的话岂不更是倍感无奈和忍耐?没有人能理解其真正的心情,除非经历过战争的沧桑,比如二战时期的德军元帅弗里德里希·保卢斯,他选择了勇敢地接受投降。

出生于平凡家庭的保卢斯,并未有显赫背景,但他凭借自己的能力,从最低层次开始,一步步攀登至纳粹德国高层,被誉为“巴巴罗萨”计划的策划者之一。尽管在战场上并未显示出杰出的指挥才能,却因一次重大失误被提拔为第六装甲军总司令,这个部队在东线拥有33万士兵,是希特勒心头的一块肉。

然而,保卢斯却以悲剧收场,在史蒂灵格勒陷落后,他决定采取极端措施,以苏联“227号命令”——禁止前进——来拖延时间。但这只让苏联红军得以发起反攻,将德军困入巷战中,消耗了大量兵力。当苏军“天王星”行动开始时,保卢斯所处形势更加危急,没有援助,只能靠严寒和物资短缺度日。

1943年1月10日,苏军围攻第六装甲军,而保卢斯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流逝。在此之前,希特勒仍坚信会取得胜利,即使提升了保卢斯为元帅,并附带了一句:“希望您为了这个荣誉,让战争尽快结束。”但这已经太晚,当希特勒宣布提升他的元帅称号后仅仅一天,便有消息传来:保卢斯已屈服投降,与其他将领不同,他成为二战中第一位屈服投降的德国元帅。

据说,当苏方将一名德国高级将领带到他们那里时,保卢斯纠正他们:“我是元帅刚刚被晋升。”而当希特勒得知第六装甲军陷落后,对下属说:“他怎麼能像这样的向俄罗斯投降呢?他应该开枪打死那些人!如果怕开枪,也可以用别的手段!”确实,不管是在那片土地还是整个法西斯特时代,那些下级将官很少有人选择屈服投降,只有保卢斯成为了这一先例。

回想起来,那个曾被誉为“老一辈”的榜样、希特勒最信任的人物,现在却成为了历史的一个讽刺。这之后,在纽伦堡审判期间,尽管承认自己的错误,但对于自己行为仍然坚持道:“我执行的是下级命令,这是不合法行为。”并且,“与比照着拿破仑那样夸大其词,我认为从公理和平做出的牺牲远远超过这些。”

1953年,虽然获得释放,但余下的岁月都生活在东德。他于1957年2月1日去世,以终结了他复杂多变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