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出生于公元541年7月21日,逝世于604年8月13日,在位期间为581年至604年。他原名普六茹,小字那罗延,是隋朝开国皇帝,并且是汉族人,他的祖籍在今陕西省华阴县。杨坚是北周时期军事贵族杨忠的继承人,其父曾任北周柱国大将军,被封为隋国公。
在他的统治期间,杨坚成功地结束了中国长达百年的分裂状态,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他推行了一套先进的官员选拔制度,并促进了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使得隋朝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在开皇年间,隋朝的疆域扩张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其人口达到700余万,这标志着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一次高峰。
西方史学家将他誉为“圣人可汗”,认为他是最伟大的中国皇帝之一。在602年2月22日,当时的北周静帝宣布禅让皇位给杨坚。尽管他三次拒绝,但最终还是接受了天命,他从相府中带着常服进入宫廷,以礼仪之大者即位并被封为大隋皇帝,改元开皇,并宣布全国的大赦。此举奠定了大隋朝对国内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的基础。
在位24年的时间里,杨坚一直致力于巩固和扩展他的帝国。在他的统治下,将中央政府设立成三省六部制,同时调整地方行政体系,将州郡县改为两级管理系统,由此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然而,在604年的8月13日,一场悲剧发生——他的儿子、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大唐太宗)竟然谋杀了自己的父亲。就在这不幸的一天,也正值当时64岁的时候,他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最终安葬于今天陕西省西南20里的泰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