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了一位明朝的女子,尽管她身份尊贵为公主,但她的婚姻命运由一个太监完全掌控。即使在爱情面前,她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幸福被他人决定。两月之后,她就守寡了,而一生都未曾体会过“闺房之乐”。这个悲剧的公主,就是永宁公主。
永宁公主名叫朱尧瑛,是明穆宗第四个女儿,母亲是孝定太后李氏,也是明神宗的亲妹妹。在万历十年的时候,明神宗封朱尧瑛为永宁长公主,并开始为她选驸马。但这件事情却被交给了司礼监太监冯保来处理。
大家可能会好奇,既然永宁公主身份如此尊贵,那么她的驸马应该也是人中龙凤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时候,就不得不提到明朝关于选驸马的一些规矩:驸马必须来自平民或低级官吏,不可以是高门贵族中的王公子弟。而且,被选中的子弟家族近亲中不能有人出仕,如果已经做官的话,还得辞官回家。这就极大地限制了选择范围,使得很多家庭都不愿意让女儿嫁出去。
因此,在民间世家大族、书香门第都避而远之的情况下,只有商贾之家愿意迎娶这样的人物,因为能与皇室建立联系,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笔稳定的财富。不过,由于古代社会重文轻商,所以这些商贾家族虽然富有,但品行和身体素质往往无法保证。
最终,永宁公主选择的驸马是一个身患痨病(现代称作结核病)的富家子弟梁邦瑞。痨病在那个时代几乎无药可治,所以冯保实际上是在安排一个必死之人的丈夫给了尊贵的 永宁公主要婚配。而且,这一切都是为了获取巨额贿赂。
然而,当时宫廷中的权臣冯保认为自己说一不二,他掩饰和隐瞒这一切,让李太后相信她的女儿找到了良好的夫婿。当婚礼进行到一半时,梁邦瑞突然昏迷不醒,在场人员将其视作吉兆,而不是不祥的预兆。由于没有洞房花烛的情节,永宁公主和梁邦瑞从未见过面,便又分开生活去了。
根据当时规定,一般情况下新娘会与新郎同居,但是明朝的制度不同。一旦结婚后的女性要住在专门为她们准备的地方,即便是在新婚夜也要返回那里。如果想要见面,她们必须进宫,并通过嬷嬷才能实现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梁邦瑞想去看望他的妻子,他也必须经过嬷嬷这道关卡,而且还遭遇了一系列勒索,最终导致两人之间关系恶化至打骂发生,最终导致梁邦瑞因身体原因早逝。
接到消息后,当时住在宫里的永寧長 princess 也感到困惑,因为她从未真正见过那位丈夫。她只能按照当时社会对女子道德约束极高的情况下去活着,一直到去世,都没有体验过所谓“闺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