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五代时人,以八仙之一称,明代《列仙齐传》中其名存实亡。真正的刘海是五代时人,本名刘操,字昭近,又字宗成、玄英。出身燕山一带,为辽国进士后落发建讲,被封为海蟾子。他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如与讲士的对话,其言语间透露出深意。在一次与讲士的相遇中,讲士以鸡蛋和款项做比喻,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灾难。面对这样的命运,刘海选择了放弃世俗荣华,与讲士共谋羽化之术,最终成为实质上的仙人。

在古人的记载中,刘海不仅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还是一位修炼高深道法的人物。他曾师从王重阳、钟离权和吕洞宾等大仙,对道家的修炼有着深入的理解。在西安市户县末北山下石井镇阿姑泉悲乐谷,有一处被称为“老子瓜牛台遗迹”的地方,就是他修炼羽化的地方。此外,在玉蟾台也有唐代所建的刘海庙,这里保留了许多关于他的历史资料。

人们常把额前垂下的头发喊做“刘海”,因为这一形象在民间传说中非常著名,他骑坐金蟾,上面舞动着铜钱,这样的形象让他成为了财富和好运的象征。而他的名字也与戏金蟾这一传奇故事紧密相连,因此,“刘海”这个词汇就成了一个标志性的符号,用来代表一种神秘而又独特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