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舜,少年时期在法库县城小学中学接受教育,1944年至1949年在新京医科大学脑系专业深造。毕业后,他于1949年末加入工作队伍。1950年代初至1955年间,在南京脑科医院和精神病防治院从事心理医疗和教学研究,并曾师从奥地利精神医学专家考伯勒教授,参与其主办的精神医学研讨班。在此期间,他不仅积极参与临床治疗,也致力于学术研究。
随后,陈仲舜调入北京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病研究会,从事专业科研工作,并迅速成为一名知名的精神病临床医师与脑科学家。1957年,他被调往河北省精神病医院担任脑系科主任,但是在反右运动中,因错误的政治定性失去了自己的专业岗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受了严重的人身迫害,被安排进行各种劳动改造,最终还被分配到翻译英文、日文医学资料的工作。
1979年的平反之后,陈仲舜回到天津医科大学任教,并成立了一个关于精神医学的心理学教研室。他开始关注大、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于1982年在天津市总院开设了中国首家心理咨询门诊所。在这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后,其创立的心理咨询救援热线——中国天津心理热线(又称“生命电话”)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项创新举措推动了中国的心理卫生及咨询事业发展,为国内外数十万人提供服务并展现了一位杰出的心理健康专家的形象。
作为一位多产的学者和思想家,陈仲舜撰写近500万字之学术论文,同时主编出版过多部重要作品,如《大、中学生心理障碍与调治》、《身心医学》、《精神卫生》、《心理咨询百科全书》等这些著作不仅国内外都获得巨大的欢迎,还为他赢得了一定的国际声誉。此外,《Psychological Hotline Consultation Memoirs》(即《Psychiatrist's Memoir》)也已被美国华盛顿大学收藏并翻译成英文出版,使得他的贡献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尽管如此,由于他对人类身体和心灵健康有着坚实信念而付出的努力最终因疾病导致去世,但他的影响仍然持续存在。2001年的5月15日,当他74岁高龄逝世时,不仅是对个人的一次悲痛损失,更是整个社会失去了一个伟大的指导者、启迪者和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