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十四年十月,宋高宗在德寿宫逝世,宋孝宗表示要服丧三年,并允许太子赵惇参与政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孝宗再次禅让皇位给太子,这一次,他正式登基成为宋光宗,而孝宗则被尊为寿皇圣帝。

李氏虽然外表美丽,但她性格刚烈、多疑,而且喜欢操纵权力。她对光宗的影响力日益增长,使得朝政逐渐由她掌控。在光宗即位后,由于李皇后的行为和谣言,她使得光宗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有一次,当大臣请求光宗去探望他的父亲时,李后立即阻止了这次访问。

在淳熙十六年二月份,光宗登基不久之后,他便改元为绍熙。在这一期间,由于健康问题和李后的一系列行为,大臣们开始担心朝政会陷入混乱。太上皇卒后,不幸的是,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不知道他的病情如何,也没有人能够安慰他。这一切都导致了朝中的不安与动荡。

就在这个时候,一些忠诚的大臣提出了一个建议:让年幼的嘉王赵扩作为监国,以此来平息公众的情绪并稳定局势。而当时枢密使赵汝愚看到“历事岁久念欲退闲”这八个字,便认为这是光宗想要退位的信号,从而联合韩侂胄向吴太后(高祖之母)求助,最终宣布了光宗退位的事实。

经过一番变故之后,赵扩继承了皇位成为了宁王,即宁宗,而李皇后则被尊为太上皇后。此事件虽有内禅之举,却也反映出南宋时代政治环境的复杂与困难,以及它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历史似乎不断重演,但每一次内禅背后的真相却各不相同,它们揭示了一段段深刻而微妙的人物交往和权力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