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军事领导体制,犹如一幅精致的织品,每一根线都牢牢地编织在一起。从武帝时期起,以“中朝”驭“外朝”,削弱王国诸侯,加强对军权控制;骑兵上升为重要兵种,募兵制逐渐施行。在东汉初年,裁撤郡队,取消都试制度,使国家军力遭到削弱。
在中央政治体系中,三公九卿制是主导力量。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天下大事,而太尉则掌握最高武职,但不行军令之权。御史大夫佐丞相统理天下。而光禄勋、卫尉、中尉等则负责皇宫和京师治安。名号辉煌的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民卫将军掌征伐之权。
武帝时期,大司马被置于高位,其大司马、大司马骠骑将民参与宫中机密,并且参与决策与处理要务。在战时,他们统率大军出征。大司马成为行政首脑,其位置超过了丞相和御史大夫。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司马又称太尉,其实质是总理国家一切政务,同时直接掌握了整个国家的主要指挥机构,即皇帝的秘书班子尚书台。此外,在地方各郡国之间设立监察官员,如监軍系统,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通过虎符或“符”、“节”来调动各地士兵,这些都是维系汉朝长久存在的一个关键因素。
然而,不幸的是,在后来的岁月里,由于宦官干预政事以及其他原因导致这些结构开始崩溃,最终导致了东汉末年的衰败和分裂。这是一个关于如何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以及如何让其免受内部腐败所摧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