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父因虑我自幼体弱多病,甫逾十岁,即经何桂山、张紫仙介绍,我拜文武老生王福寿为师,锻炼武工。每晨由大安营寓至王宅练功,历数十寒暑,基础功外,王更以昆腔《探庄》、《雅观楼》为开蒙,续授以《别母乱箭》、《对刀步战》及皮簧《战潼台》、《镇澶州》等十四、五出剧目。我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入琉璃厂五城官学堂。初年供职于陆军部,后曾任禁烟局专员,并兼以金石书画彝鼎瓷器之鉴定闻,为北京富绅所知。
三年(1914年)我入樊棣生创办之春阳友会票房,与松介眉合演《别母乱箭》于东小市浙江慈溪会馆,又与乃师合演《对刀步战》于前门外三里河织云公所。此后,我入溥侗主持之言乐会,与曲家赵子衡、赵子敬、钟秋岩、袁寒云等相唱和,更问艺于程继先、曹心泉等诸名家。我七年(1918年)在言乐会多次彩演于宣武门外江西会馆中,以《探庄射灯》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并与袁寒云合作《惨睹》(饰程济)。此时,我还曾与红豆馆主合演皮簧之《镇澶州》,并在江西会馆上演水墨风情的剧目。
迨1929年红豆馆主重组言乐会时,我再次参与了合演,如《搜山打车》(我饰严振直),这部剧在北京和天津多次上映。十一年(1922年)在第一舞台赈灾义演中,我彩 演了京剧经典作品之一的 《雅观楼》,得识侯峻山,此后他以《八大锤一_题授予我,并让我祝祖母寿日时特别表达我的敬意。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由于抗战的爆发北平沦陷,我未再出仕,只是担任北京国剧学会昆曲研究会聘用的顾问,还应尚小云之请教授荣春社中的学生们如何精准地诠释角色。在这一阶段内,不仅有许多的小生求教,而且业余曲友也从我这里学习,如杨慕兰、高慕兰夫妇,以及顾森柏和祝宽等人。
1954年的那一年,在北京离世之前不久,由于是因为健康原因而无法继续活跃在舞台上的生活,但他的影响力依然深远,他的一生的贡献对于京剧艺术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