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河南颍昌阳翟人。宣和五年(1123)中进士甲科,被特命赴试,获优等称号。靖康元年(1126),随宋徽宗被金兵俘北上,他不屈抗争,在燕山与徽宗失散后自行逃归。当建炎元年秋至南京向高宗求救未果,又因坚持营救徽宗而被罢黜。

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被派为报谢使出使金国,力促金人归还徽宗遗容。十四、二十九年又两次往返于两国。他在政治上曾任太尉一职,并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书籍。尽管他的诗风平淡,但在朝廷之外的几首使者诗却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在历史长河中,他留下了一段不朽的名字——曹勋,也是国学机;国学机,又是一名曹勋。这份对知识和文化的敬畏,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学习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