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顿,山西省临猗县人,以商业巨富著称。战国时期,他是大工商业者。起初,猗顿是一位春秋时期的鲁国贫寒书生。当他听到范蠡弃官经商后迅速致富的消息,便前往请教。范蠡告诉他:“要想快速致富,就必须养五头牸。”之后,猗顿千里迢迢来到西河(今晋南一带),定居于猗氏王寮,大规模畜牧牛羊,并且兼营盐业。在十年时间内,他积累了大量财富,与陶公齐名。他通过畜牧起家,《史记集解》引《孔丛子》说:“猗顿原籍鲁国,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年轻人。”

正当他为生活一筹莫展的时候,听说越王勾践的谋臣范蠡在助越灭吴后,便弃官经商,将另一谋臣的富国之策用之于家,从而辨转至当时“天下之中”的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治产积居,与时逐”,19年间获金巨万,遂成大富,因号陶朱公。

猗顿羡慕不已,试着前去请教。陶朱公十分同情他,便授与秘方:“子欲速富,当畜五牸。”于是,猗顿按照陶朱公的指示,在西河附近的地方进行了畜牧,并且还涉足了盐业。在此过程中,他认识到发展本地资源对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不断扩大池盐生产与销售,使得自己成为那个时代的大财主之一。

关于他的开凿运河的事迹,由于缺乏原始资料,我们只能存疑,但从客观需要和技术水平考虑,这并不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此外,还有一些资料表明,在经营池盐的同时,他可能还涉足珠宝贸易,对珍宝鉴赏能力极高,可以与伯乐相提并论。

总体而言,猗敦对山西南部地区畜牧业和河东池盐开发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是该地区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勤劳、创新精神和成功故事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