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曾宗彦(1850-1912),字成焘,又字君玉,号幼沧,福建福州人。曾祖父曾晖春、祖父曾元卿、父曾兆鳌,是清代福州所仅见的四代直系进士。他在北京出生,但很早就回到福州生活。他的母亲王如瑛是语言学家王念孙的曾孙女,也是语言学家王引之的长孙女。

少年时期,曾宗彦丧母,他考取秀才,并在光绪九年中举人及癸未科二甲第82名进士。之后,他任编修,并担任过厦门和台北两地讲席。在其学生黄宗鼎看来,四妹黄氏嫁给了他的次子曾以楙。

作为维新派成员之一,曾宗彦支持戊戌变法。他积极参与“闽学会”的成立,并上奏主张精练陆军,以新法操练。他建议先从各省已有的饷款中筹集资金,再精练陆军,不必担心兵力不足。此外,他还提出振兴农工二务,以及设立矿务学堂等建议,这些都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

百日维新的失败后,随着八国联军侵略者退出北京,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他被简任为贵州思南府知府。在政坛上虽然遭受排挤,但他仍然坚持对新政有所贡献。不过,在顽固派统治下,他无能为力。最终回归故里颐养天年,在1912年去世。他的墓位于福州市仓山区洪塘曾家山,其墓碑上的名字只是简单写作“御史幼沧”。